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方德,字人生,唐肅宗(711年-761年)時國子監(jiān)博士?!峨[龍方氏宗譜》稱頌他,“學博詞宏,說經(jīng)傳道多士。心傾歸田,遂志林下。風清家居,克讓縣治乃成。移住歸化,別業(yè)開閎,增光志乘,千載留名”。清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永豐《方氏宗譜》序有記載:“博士德公,以居地讓置縣治。邑令高叔夏謂此地先有方人生,而讓者諱德,因以旌德名之。”
方元蕩(756年-823年),唐朝名臣,旌德縣上涇鄉(xiāng)人。幼受家教,誓言報國。年長從戎,以武略顯。清乾隆、嘉慶《寧國府志》均記載:方元蕩,永貞初(805年),“自左神策將軍授冠軍大將軍,掌宿衛(wèi)者十余年”。元和(806年-820年)中,“進光祿大夫,檢校左散騎常侍,從征河北、討淮西有功,手詔褒美。久之,授河西隴右節(jié)度使,封義成郡王”。長慶年間(821年-824年)卒。
方學成(1723年-1795年),字武工,號松臺,室名有學古齋、松華館等。旌德方氏華坦人。自幼課讀于“飭經(jīng)堂”,并飭以立身、行己之道。及長,縱心憤典,博覽群書,尤長于詩、古文。清乾隆七年(1742年),以縣學生員身份和“居家孝友、行己端方、才能辦事、文藝可觀”,被地方官舉薦,到山東夏津縣署縣事(代理縣令)。后又兼署棲霞、武城、章邱三縣事。在擔任地方官的同時,致力于史志理論研究和修志實踐,除主修《夏津縣志》外,方學成還修纂了《黃山志》,參與修纂了乾隆十八年(1753年)的《寧國府志》和乾隆十九年的《旌德縣志》。告歸后,著有《華南先德述》一卷、《讀黃合志》一卷、《松華館合集》十三卷、《宛陵方氏著述》八種二十六卷。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