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記得剛輪崗到信訪室時,我總是把握不好群眾來訪接待的工作節(jié)奏,有時接待答復刻板生硬,讓來訪群眾心生不忿,有時不分職責權限主動包攬問題,影響了紀檢機關的嚴謹形象。主任見狀,便送給我一本劉震云先生的《我不是潘金蓮》,讓我閑暇時靜心閱讀,并結合紀檢監(jiān)察信訪舉報工作用心去感悟體會。
一個頂著冤名的農村婦女李雪蓮在經歷一場荒唐的離婚案后,為證明之前的離婚是假的,更為證明自己“不是潘金蓮”的名譽,自此走上漫漫告狀路,從鎮(zhèn)里告到縣里、再到市里,甚至申冤到北京,持續(xù)告狀二十年,結果卻仍不能為自己討回一個說法。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(jié)、群眾上訪的敏感題材、黑色幽默的語言風格,書中的內容無不深深吸引著我。
閱罷掩卷,緊張、激動、抑郁、歡笑、感傷等諸多感受一一褪去,留存腦海的卻只剩下一種悲涼。悲涼的是李雪蓮的無助遭遇,更是部分黨員干部對待來訪群眾的冷漠。我不禁陷入沉思,我在信訪舉報工作中是否也犯了類似錯誤?而我又該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避免又一個“李雪蓮”的出現呢?
細思之下,我頓時明白主任的用意。是??!信訪舉報干部身處直面群眾的一線,我們對群眾說的每一句話,我們接待群眾時的每一個神情,都不僅僅代表我們個人,更代表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的形象。這就要求我們信訪舉報干部必須心系群眾,關愛群眾,真正發(fā)揮“橋梁”和“紐帶”作用,堅持以良好的態(tài)度、穩(wěn)妥的方法接待群眾來訪,確保“門”要好進,“臉”要好看, “事”更要好辦,用心傾聽群眾心聲,積極做好解疑釋惑、情緒疏導工作,這樣才能真正踐行為民謀福的初心,幫助來訪群眾解決實際問題,同時維護好紀檢監(jiān)察機關為民務實的良好形象。
痛定思痛的我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評,并向主任匯報了自己的閱讀感悟,主任在肯定之余卻笑我只悟對了一半。
“服務群眾是我們的根本宗旨,可我們也必須把握好自己的職責權限,不能‘越權服務’…… ”。
細細想來,確實如此!就好比我們信訪舉報工作必須緊扣職責權限,緊緊圍繞黨內監(jiān)督的專責職能。這就要求我們既要以一顆親民愛民之心接待來訪群眾,更要把握工作重心,明確職責定位,聚焦檢舉控告,厘清職責邊界,必須嚴格落實“三轉”要求和關于受理范圍的規(guī)定,一方面對業(yè)務范圍內的問題要及時受理、分流職責,另一方面對業(yè)務范圍外的問題務必做到不受理、不協(xié)調、不通報,既不能種了別人的“承包地”,更不能荒了自己的“責任田”。至此,我才真正領會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!
對我而言,李雪蓮的遭遇不僅是一個悲涼的故事,更是一面映鑒的鏡子,他既喚醒著我接待來訪群眾時不能忘卻初心,也提醒著我受理群眾舉報時應把握重心,更將警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務必做到服務群眾與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并重齊行,如此才能真正履行好信訪舉報工作職責,切實提高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。(全椒縣紀委 章成云)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